这篇文章小编将目录一览:
- 1、勤俭节约名人故事都有哪些啊?
- 2、名人节俭的事例50字左右
- 3、名人节俭的故事
勤俭节约名人故事都有哪些啊?
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有:朱熹节约粮食、司马光教子、傅玄劝谏、季文子节俭立身、朱元璋“四菜一汤”等故事。朱熹节约粮食 理学家朱熹历仕四朝却一生淡泊名利,安守清贫。一次,他去看望女儿女婿,未料女婿不在家,女儿留他吃午饭。因家中贫困,女儿只端出几碗大麦饭和一碗葱汤,对父亲很是愧疚。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一个农夫吴成,一生勤俭,家庭快乐。他去世前留下“勤俭”二字横匾,告诫两个儿子:勤俭持家,避免挨饿。兄弟分家后,老大高悬“勤”字,勤耕,年年丰收。但妻子大手大脚,孩子浪费食物,家无余粮。老二分得“俭”字,只知节俭,疏于农事,收获不多。家人节衣缩食也难持久。
勤俭节约名人故事1 有这么一个 民间故事 :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特别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
史载,汉文帝刘恒‘履不藉以视朝’ 。由于制作草鞋的材料以草和麻为主,非常经济,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平民百姓都能具备,汉代称之为“不藉” 。汉文帝时,已经有了布鞋,草鞋沦为贫民的穿着,而汉文帝刘恒仍穿着草鞋上朝,做了节俭的表率。
名人节俭的事例50字左右
1、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英国女王,谚语“节约便士,英镑自来”。亲自熄灯,牙膏挤尽。皇家典范,节俭成习。
2、事例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常说一句英国谚语“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的走廊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事例二:苏东坡一生节俭。在黄州时,把所有收入分成12份,每月一份;接着又将每份分为30小份,每天一份。
3、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以节俭著称,他的生活简朴至极:剩余的肥皂片会被他粘回肥皂块上继续使用;他坚持每天做毛巾操,一条毛巾竟然使用了27年。王永庆先生不仅生活节俭,而且极为低调,从不接受个人采访。在他看来,个人只要勤奋职业便足矣,无需向外界过多展示自己。
4、苏轼花钱 唐宋八大家其中一个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5、台塑集团王永庆:一条毛巾用了27年 生活上,王永庆极崇尚节俭:用的肥皂剩下一小片,还要粘在整块上继续使用;每天做健身毛巾操,一条毛巾用了27年。王永庆同时也一个很低调的人,从来不接受个人采访。在他眼里,一个人只要努力职业就可以了,不需要把个人的经历告诉大家。
名人节俭的故事
1、在中国古代,节俭的故事广为流传,其中朱元璋的故事最为人所熟知。凤阳的歌谣唱道:“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2、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以节俭著称,他的生活简朴至极:剩余的肥皂片会被他粘回肥皂块上继续使用;他坚持每天做毛巾操,一条毛巾竟然使用了27年。王永庆先生不仅生活节俭,而且极为低调,从不接受个人采访。在他看来,个人只要勤奋职业便足矣,无需向外界过多展示自己。
3、李绅的《悯农》启示 核心故事:李绅通过《悯农》一诗,深刻描绘了农民耕作的艰辛与粮食的来之不易。诗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表达了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奋作,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他们的汗水。这启示大众要珍惜粮食,避免浪费,是节俭灵魂在日常生活饮食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