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款项融资在会计处理中属于资产负债表项目,而非独立的会计科目。它主要用于列报特定类型的金融资产,其核心特征和核算内容如下:
一、科目性质与定位
1. 报表项目而非会计科目
应收款项融资是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个列报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同时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为目标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其本质是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的特定管理模式下的重分类。
2. 金融资产分类依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该类资产属于以公允价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与“其他债权投资”性质类似,但属于流动资产范畴。
二、核算范围与条件
需同时满足下面内容条件才能归类为“应收款项融资”:
1. 业务模式双重目标:既规划持有至到期收款,也可能在到期前出售(如背书、贴现、保理)。
2. 终止确认可行性:出售时满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无追索权)。
3. 资产类型:仅限应收票据(银行承兑汇票为主)和应收账款。
实务中的具体标准(以东奥资料及准则为例):
6大行:中行、农行、工行、建行、邮储、交行。
9家股份行:招商、浦发、中信、光大、民生、平安、兴业、华夏、浙商。
> 注意:计入“应收款项融资”仅表明企业有融资意图,并非已完成融资操作。已融资部分需在财报附注披露。
三、会计处理流程
1. 初始确认
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应收款项融资
贷: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2. 后续计量
借:应收款项融资—公允价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或反向分录)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3. 终止确认(出售或融资)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款项融资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款项融资
投资收益(贴现息损失)
四、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项目 | 应收款项融资 |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
| 业务模式 | 持有+出售 | 仅持有至到期 |
| 计量属性 | 公允价格(变动入OCI) | 摊余成本 |
| 风险承担 | 出售后无追索权 | 保留信用风险 |
| 报表列报 | 单独流动资产项目 |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科目 |
五、东奥会计在线的特别提示
1. 科目定位:东奥明确强调“应收款项融资是报表项目而非会计科目”,其本质是应收账款融资行为的列报形式。
2. 考试要点:初级/中级会计考试中需掌握:
3. 实务案例:
> 企业收到工商银行承兑汇票100万元,规划贴现融资 → 计入“应收款项融资”;若为地方银行汇票且贴现不可终止确认 → 保留在“应收票据”。
拓展资料
应收款项融资是资产负债表中专用于列报“以出售为目的的应收票据/账款”的项目,属于FVOCI类金融资产。其核心在于业务模式的“双重目标”和“终止确认可行性”。 考生需重点掌握重分类条件、6+9银行制度及会计处理分录,并注意其与常规应收款项的区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终止确认制度或减值测试细节,可参考东奥课程中的《金融工具准则》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