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常考的实验 高考常考化学实验全解析 高考化学常考的知识点

高考化学常考的实验 高考常考化学实验全解析 高考化学常考的知识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高考中,化学实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掌握高考常考的化学实验,不仅能帮助我们在考试中斩获高分,更能培养我们的科学思考和操作能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剖析这些关键实验吧??

气体的制备与收集

  1. 氧气的制备
    • 加热高锰酸钾:$2KMnO_4 \stackrel\Delta}=!=!=} K_2MnO_4 + MnO_2 + O_2↑$
    •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_3 \stackrelMnO_2}\stackrel\Delta}=!=!=}} 2KCl + 3O_2↑$
    • 过氧化氢分解:$2H_2O_2 \stackrelMnO_2}=!=!=} 2H_2O + O_2↑$ 实验装置一般包括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或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度高,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较干燥。
  2. 二氧化碳的制备

    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_3 + 2HCl=!=!=CaCl_2 + H_2O + CO_2↑$ 采用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 过滤
    • 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粗盐提纯中除去泥沙。
    • 操作要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 蒸发
    • 用于从溶液中得到溶质固体,如蒸发氯化钠溶液得到氯化钠晶体。
    • 注意事项:蒸发经过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3. 蒸馏
    • 利用沸点不同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酒精和水。
    • 装置包括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等,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水应下进上出,以进步冷凝效果。

物质的检验

  1. 离子的检验
    • 氯离子的检验:先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有氯离子。$Ag^+ + Cl^-=!=!=AgCl↓$
    •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先加稀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Ba^2+}+SO_4^2 – }=!=!=BaSO_4↓$
  2. 气体的检验
    • 二氧化碳的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CO_2 + Ca(OH)_2=!=!=CaCO_3↓+ H_2O$
    • 氨气的检验: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是氨气,由于氨气溶于水显碱性。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 主要仪器

    容量瓶(一定规格)、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 步骤
    • 计算:根据所需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 称量(或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或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
    • 溶解(或稀释):将溶质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冷却至室温。
    • 转移:将溶液沿玻璃棒小心地转移至容量瓶中。
    • 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 – 3 次,洗涤液也转移至容量瓶中。
    • 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下面内容 1 – 2cm 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 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这些高考常考的化学实验,每一个都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聪明和实验技巧,同学们在复习经过中,要深入领会实验原理、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准确记忆实验现象和重点拎出来说,才能在高考化学实验题中应对自如,取得优异的成绩??,希望大家都能在化学实验的全球里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精妙,为未来的化学进修和科研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赞 (0)
版权声明